生活动态
螃蟹什么季节最好吃(海螃蟹什么季节最好吃)
不过螃蟹作为食物,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周天子的时代就没放过它。那个时候贵族的食物主要是牛羊猪狗大雁和鱼,此外还有天鹅、雉鸡、兔子、鹌鹑、乌龟、甲鱼、蝉……至于螃蟹。
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对《周礼·天官·庖人》的注释。郑玄在考证“共祭祀之好羞”一句时提到:“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意思就是周代人在祭祀时,要以“蟹胥”作为进献的食物。蟹胥,就是螃蟹做成的酱。
推荐一下历史悠久的螃蟹吃法
之后,历朝历代的吃货纷纷为美食史添砖加瓦。
到了魏晋南北朝,各种腌制方法后来居上。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有“藏蟹法”一段,说的就是如何用糖、蓼汤和盐来腌制螃蟹。
隋唐时期最流行的吃法是糟蟹和糖蟹。糟蟹顾名思义,是以酒糟腌制螃蟹。糖蟹则是将蟹浸泡在稀糖或蜜之中。关于糟蟹和糖蟹的美味,只看看那些古代吃货们留下的诗句,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杨万里的《糟蟹》诗说,糟蟹“酥片满熬凝作玉,金穰熔腹未成沙”;黄庭坚有吟咏糖蟹的“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苏舜卿也写过“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的句子。
“洗手蟹”则是宋元时期最出名的蟹品菜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此菜的做法是取活螃蟹洗净,加盐、酒、生姜、橙皮、花椒等调料腌渍。因为洗洗手拿起即可食用,故名洗手蟹。考虑到淡水蟹的寄生虫问题,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奉劝大家不要尝试。
此外,蟹黄蟹肉包子、芙蓉蟹斗也都是宋元时期涌现出的著名吃法。
△《中华小当家》里的蟹斗,被称为最高级的上海料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螃蟹著名产地不是阳澄湖,而是今天的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一带。比如欧阳修就非常迷恋颍州(今阜阳)西湖所产的螃蟹。
随着北宋亡,南宋定都杭州,贵族们把各种螃蟹吃法带到了南方。
到了明清,螃蟹的吃法返璞归真,最平淡的清蒸成了主流。张岱的《陶庵梦忆》和李渔的《闲情偶寄》中,都曾经大谈特谈蒸蟹的妙处。李渔还特别指出:把螃蟹做成羹汤的,都是“嫉蟹之多味,忌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
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兴起,则要依赖于近代上海商业的发达,和大众传媒的兴起。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阳澄湖的大闸蟹还并不算特别知名,而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快结束的时候,也就是1918年前后,上海的报纸上才开始频繁出现“阳澄湖螃蟹”,并依靠上海商业的影响力,将这种名产的声誉推向全国。
△1918年,上海《申报》上第一次出现“阳澄湖大蟹”
上海贫民靠吃螃蟹度日,可能吗?
说完各种吃法,让我们回到一个问题。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图。
网上对这张图的说明是:“1945年的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勉强度日。”
实际上,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美国人沃特·阿鲁法特(Walter Arrufat)的记录的仅仅是40年代一个上海的小孩在吃螃蟹。
贫困家庭吃大闸蟹度日,完全是现在的吐槽和脑补。
文章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7/19/17132703_5038814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