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嫡子和庶子的区别(嫡子和庶子的区别读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06 00:00:00

唐国公李昺有四个儿子,老大名叫李澄、老二名叫李湛、老三名叫李洪,老四名叫李渊。李昺去世之后,年纪最小的李渊,继承了唐国公爵位。

古代的时候,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个小妾。正妻的儿子是嫡子,小妾的儿子是庶子。只要有嫡子在,庶子就没有继承权。

李渊的母亲是李昺的正妻独孤氏,李澄、李湛、李洪的母亲是小妾。李渊能超过三个哥哥,继承父亲的遗产,关键在于他是血统高贵的嫡子。

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搏命。其他的庶子,没资格争夺继承权,只能是哪凉快哪呆着去。

李渊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有14个儿子,在他称帝之后,也是李承乾和李泰在争夺继承权。原因很简单,李承乾和李泰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其他的庶子,没有继承权,压根就不要想夺嫡的事情。

等到李承乾和李泰两败俱伤的时候,李治粉墨登场,成了大唐新的太子。原因也很简单,李治是长孙皇后所出的嫡三子。嫡长子和嫡次子出事了,就应该嫡三子上啊。

李恪作为隋炀帝的外孙,也是李世民的儿子。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说他:“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李世民一度想立“英果类我”的李恪,最后却不得不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在有嫡子李治的情况下,立庶子李恪为太子,实在是太难了。

李世民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盛唐从贞观开始,到安史之乱结束。期间总共有太宗、高宗、孝敬皇帝、中宗、睿宗、少帝、玄宗、让皇帝八位皇帝。从宗法意义上来讲,八位皇帝都是以嫡子身份,登上皇帝宝座。

太宗、高宗、孝敬皇帝、中宗、睿宗、让皇帝是如假包换的嫡子。其中的孝敬皇帝李弘、让皇帝李宪是追封的皇帝。他们的母亲,都是如假包换的皇后。

唐中宗李显的嫡子李重润,被武则天杀了。李显没有嫡子,只有庶子。韦皇后收养庶子李重茂为嫡子,并且把李重茂扶上皇帝宝座。

按照宗法制,庶子被嫡母收养,就是嫡子了。李重茂登基的时候,是以嫡子的身份继承江山,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事情。

唐高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隆基的母亲,是相王李旦的孺人窦氏。按照礼制,王爷的正妻是王妃,孺人只是小妾而已。李隆基是小妾所生的庶子,本来是没有继承权的。

李旦第一次称帝的时候,册封刘氏为皇后,窦氏为德妃。刘氏的儿子李宪,被册封为太子。窦氏的儿子李隆基,被册封为楚王。

李旦的皇帝宝座,被老妈武则天夺了。李旦被皇嗣、李宪被降为皇孙、李隆基被降为临淄王。李宪作为嫡子,即便是被降级,身份也比庶出的弟弟李隆基高。

唐中宗去世之后,韦皇后把持唐少帝,企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兵变,杀了韦皇后。李隆基想当皇帝,但是不够资格,只能拥立父亲李旦为皇帝。

李旦称帝之后,就面临着立太子的难题。按礼制,有嫡子李宪在,李隆基就没有继承权。问题的关键是,李隆基实力强大,不立他为太子,备不住就会有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唐玄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宪知道自己斗不过李隆基,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父皇说:“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内失望,臣以死请。”

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三弟功劳大,应该让他当太子。我不想当太子,你们要是逼我当太子,我就死给你们看!”

李隆基虽然很想当太子,但是依然要表态:“大哥是嫡子,理应当太子!”

李宪接着说:“三弟功劳大,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太子!”

李隆基接着说:“长幼有序,大哥是长,小弟是幼,大哥才是当仁不让的太子!”

李宪接着说:“三弟力挽狂澜,匡扶社稷有大功,就应该当太子!”

《新唐书》作者欧阳修雕像,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旦在宝座上,看着李宪和李隆基演戏。等到李宪三让之后,李旦发话了:“宪儿有泰伯之贤,三让天下,列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