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负荆请罪的负是什么意思(负伤的负是什么意思)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06 00:00:00

烤德香精选回答:

负荆请罪是指背着带刺的藤条向对方请罪道歉。表示向某人认错赔罪,说明负荆请罪的人的道歉很有诚意,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在影视作品或者文艺小说中,常常看到某人负荆请罪,究竟这个负荆请罪想要说明的是一个怎样的道理,请罪请的又是哪一方面的罪,下面让我们共同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成语用法1.连动式;2.作谓语、定语;3.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示例将相和,国家兴。将相不和,国家败。

成语辨析近义词:幡然悔悟、引咎自责、肉袒负荆;反义词:死不悔改、一意孤行、兴师问罪;歇后语:丈夫赔礼 ——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廉颇自己知道了那件蔺相如避让的事情后,知道蔺相如重国家利益,自己反倒小人想法。廉颇是个为保卫国家,英勇善战,为了国家利益负荆请罪,勇于改正错误的人。

负荆请罪的主要人物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赵惠王时期,赵国得了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贝,秦昭王知道后假意以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为由,与赵国在渑池谈判,只为骗取和氏璧。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排除万难,完璧归赵。因此,蔺相如回到赵国后就被封为了上卿。此时身为赵国大将军的廉颇心气不服,自认为立下赫赫战功,却要低蔺相如一等,于是想处处找他的麻烦。

蔺相如为保将相和睦,时时避让着廉颇。最后蔺相如以国家大义为先,谦逊自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自觉羞愧的廉颇于是背上荆条亲自向蔺相如上门请罪。

文章来源:https://www.kaodexiang.cn/40100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