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对联特点(妙趣对联或对联的故事)
PPT内容
这是对联ppt下载,主要介绍了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类型;对联的形式;对联禁忌;对联欣赏,欢迎点击下载。
了解对联
对联:
俗称对子,亦称楹联,我国传统上特有的文学体裁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一般把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语对偶, 音韵平仄对称,内容上相互关联呼应, 形式上彼此排比、对称的两句话组成 的文体,称为对联。
但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二:对联的类型:
1.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
如: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2.喜联。喜联又叫婚联。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上下联语中一般都或明或暗的含有一个能表示夫妻意义的名词。如: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3.寿联。老人过寿时,晚辈或亲朋好友赠送的表示赞美、
祝愿长命百岁的吉祥话。如: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4.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如: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5.行业联。各行各业装点门面所用的对联。
如药店对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
6.谐趣联。用途最广,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它或褒扬、或讽刺 、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如某城中一中药商人花巨款买了个四品官,时人讽之曰:“四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
7. 集句联。
就对联的创作手法而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撰联,另一种就是集句联。
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
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如清代瑞方集李商隐、苏轼诗词题镇江焦山夕阳楼联: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南京莫愁湖联则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有人集白居易、王维诗句题于武则天庙: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四:对联(宽对)的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五:对联禁忌: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一联或上下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如: 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字】
重字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不规则重字:
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有规则重字:
写鬼写人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