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看书的好处(快眼看书3g 快眼看书首页)
不读书,只能想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读书、持续地读书、持续地读好书,则相当于和古今中外的顶级思想家处在一个朋友圈。
阅读让我拥有「更高密度」和「深度的思考」。
人做决定时,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是「情绪决定」,比如看到人家健身、摄影、画画时,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做;
第二个是「理智决定」,理智决定同样表示想要一样东西,但表示人必定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
习惯做「情绪决定」的人,凡事倾向于半途而废,而善于做「理智决定」的人则更容易让想法变成现实。
读书这件事也是如此。当人们开始厌恶现状,期望变得更好时,第一件想做的事通常是读书。很多智者都嗜书如命,书本给了他们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不管怎样,多读书肯定是好的。这种仅凭借强烈的愿望做出的决定就是情绪决定。
一想到读书能让人变好,人生的希望似乎就在自己眼前,于是我们抑制不住地向他人索要书单,然后立即去网上或书店疯狂购书。我们把书从书架上取下或在网上点下付款按钮的一瞬间,那种快感简直无与伦比——似乎只要占有这些书籍,这些知识就变成了自己的,但真到翻开书时,就兴趣全无了。
深奥的理论、抽象的逻辑、枯燥的案例、黑白的色调……阅读体验和想象中相差十万八千里,远不如刷手机来得轻松有趣。没过几天,书就再也翻不动了,原先看起来欣喜若狂,现在看起来面目可憎,我猜你的书柜里还有不少没有拆封或落满灰的书吧?
另一群人稍好一些,他们能坚持阅读,并且读得极多、极快,一年读上百本书,真的是「嗜书如命」,但唯独不能让他们满意的是读了那么多书却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脑子更乱了。
读书这件事虽然好,但陷阱不少,不是想读就能读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假阅读」状态,并且没有意识到这是由低层次的「情绪决定」引起的。如果你正好有这类困扰,不妨随我一起做个「理智决定」,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换个角度看阅读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谈到「如何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时,讲过这样的经历。他的一位朋友想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没有任何经验。怎么办呢?这位朋友就跑去参加领域内的各种行业会议,会上听专家分享,会下抓住机会和专家交流、请教。3 年的时间,他几乎和这个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都交流了一遍。通过不停学习、积累,他开始慢慢地输出观点,当然,刚开始的观点多是综合别人的观点得出的,后来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3 年后,这位朋友也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大家开始付费邀请他去论坛演讲。
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这大概是最高级的成长策略了。但现实是普通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
怎么办?阅读。
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顶级的思想都能从书籍中找到,只要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行业里顶级的思想。这些思想通过书籍被清晰无误地记录下来,简洁精练,甚至还经过了上百年时间的沉淀和检验,而你只要花上几十元就可以直接获得。从这个角度看,读书不再是扫视白纸上黑字的重复动作,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
这种交流谈话既不用花费巨额路费,也不用考虑时间限制,更不用担心对方缺乏耐心。你随时能接触到顶级的思想,只要你愿意。还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吗?可以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除此之外,书籍可能是一段生命经历、一种奇妙见闻,也可能是一场奇思妙想。当我们拿起《活出生命的意义》,就可以跟随维克多·弗兰克尔去纳粹集中营感受绝望中的重生;当我们捧起《三体》,就可以进入刘慈欣描绘的宏伟雄壮的星体文明世界……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文字还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与千百年前的顶级思想家交流。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成为束缚,这可是无法轻易拥有的能量,但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获得。
不读书,
文章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8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