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生姜种植技术大全_ 生姜种植到采收要多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31 00:00:00

生姜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病虫害,如何更好的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提高生姜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目前来看十分重要;尤其贴合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本节讲的就是生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姜腐烂病

姜腐烂病在种植过程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田间经常可以看到姜的腐烂。而且姜腐烂病是生姜种植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如果发生了姜腐烂病,生姜的产量一般就会减产10%~20%,严重的时候甚至达到50%以上,有的也会出现绝收的现象,对生姜的种植构成严重威胁,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

①、姜腐烂病的病状:姜腐烂病的发生不区分部位,在生姜的根、茎、叶均可受害发病。但是病菌一般先在地上茎基部及根茎上侵染危害。而且发病初始时,生姜的叶片开始卷缩,下垂而且无光泽。慢慢的叶片由下至上变枯黄色,病株基部初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水浸状,继而根茎变软腐烂。

②、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姜腐烂病的防治要实行综合防治措施,重点是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要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选择姜种的时候就要意识到,最好选择在无病田留种或精选无病姜种留种,这样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病情的发生。

(2)生姜的种植要严格实行轮作倒茬制度,最好做到间隔5~7年,不能一块田地连续种植生姜。

(3)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后每亩施石灰35~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田间积水,引发病害。

(4)在生姜的生长期尤其要注意排涝、控制灌水次数,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特别是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做到及时追肥。

(5)施药防治:在姜腐烂病的发病初期用碧生(噻唑锌)500倍液灌根,每株灌0 5公斤,连续灌2~3次。还可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300~5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首此灌药应在发病前10天,以后隔10天1次,共灌4~5次。

二、姜炭疽病

①、姜炭疽病的症状:姜炭疽病的病害主要在于生姜的叶片。先从叶尖及叶缘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然后向下、向内扩展成数个椭圆形或棱形褐斑,表面有晕纹。病斑连合成斑块,使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出现小黑点。

②、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姜炭疽病应采取以加强裁培控病措施为主,结合喷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的方法如下:

(1)生姜的种植过程中要减少菌源,平时要彻底清洁田园,深翻晒土,均可有效减少浸染源。

(2)生姜种植尽量采用高畦渌沟种植,在种植前施优质有机底肥,整平畦面,及时中耕培土,清除杂草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

(3)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用凯润(吡唑醚菌酯)、或20%咪鲜胺乳油800倍液,10~15天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三、姜斑点病

①、姜斑点病的症状:姜斑点病的主要危害依然是叶片。叶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细小,长2~5毫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病都可见针尖状分生孢子器。

②、姜斑点病的防治方法:姜斑点病应以加强和改善栽培控病措施为主,配合喷药保护的综防措施。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法是:

(1)生姜的种植还是强调忌连作,播种前应彻底搞好清园工作以及避免连作。与水稻效果轮作较好。

(2)生姜在种植前必须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晒土起高畦,施足优质有机肥料,整平畦面以利灌排,避免单独或过量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增强抗性作用。

(3)在生姜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的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