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梅花香自苦寒来全诗_ 梅香自从苦寒来的全诗
仲冬梅花美诗:梅花知最早,天地此时心
仲冬是传统冬天的第二个月,北国冰封,万里雪飘,南国冷雨,百木萧条。冬天渐渐行走到深处,人们知道还有更大的寒冷和风霜在后头。因为冬天还有漫长的一个多月,仿佛离春天还远着。这窝冬的日子,实在是视线萧条,心情沉落。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就是这样极寒而漫长的冬月里,仍旧潜伏着无尽的春意,从来就没有永远的冬天,因为在仲冬,除了大雪节气还有冬至节气,即将到来。
有人说,冬至,不就是冬天来了吗?实际上这是望文生义的误解。冬至,是指的冬天,但是这个至,却是指太阳已经行走到南边的极致,却马上回归。一年最长的黑夜时段结束,白天开始变长,这是春天回归的最初的征兆。
所以冬至的太阳最可爱,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一种明丽的阳气和春气,又开始缓慢回归。
在仲冬冬至节左右最能感受这种春意存在的,是那些耐寒的草木,比如冬天也不曾枯萎的冬草,兰草,常青树木,其中以蒹葭和梅花为古人们所重视,因为水生的蒹葭此时最新嫩的叶子出水,迎接着最熹微的太阳,而陆地上,梅花则打着花苞,在这冬天的太阳里,次第开放。
在宋朝之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沧桑的人们,更钟爱梅花,那是生命和文明经历摧残而不消亡的象征。所以在宋朝,梅花成了仲冬,冬至节的应月应节之花。
“化工难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驱飞雪助幽绝,千里隔尽埃与尘。
何心百卉擅独秀,寒入万物无精神。
绰约肌肤莹香玉,借与东皇立花国。
开破天地发生心,引出世间凡草木。” 宋 · 王铚《山中梅花盛开戏作》节录
造化老神,在这样严寒的冬天里,也很难一夜让大地回春,所以,先派遣了排行第一的梅花仙人下凡,先让飞雪铺路,隔绝一切人间的尘埃。
梅花和其它的百花不一样,这样寒冷里,百花凋萎,毫无精神。
只有梅花如绰约仙子下凡,和春天的青帝比肩站着,笑傲花国。
此时梅花下凡,是破除天地的寒冷,发出第一个生生不息的心愿,引出世间的草木不畏严寒,迎接春天。
这首诗是写的梅花仙子在冬天里具有大爱精神,率先下凡,率先开花,她是造物的先锋,凝聚着生命的精神和意志,让世间在极寒的冰雪里,也能感受不灭的生机。
“一日微阳积一分,看看积得一阳成。
夜来迸出梅花里,天地初心只是生。”宋代朝方一夔· 《梅花五绝》摘录
这是写仲冬冬至梅花的,梅花在冬天里,每天一点太阳,就积攒一点阳气和阳光。
到了冬至节那天,节气是冬至阳生,而梅花也开出了第一朵花。
那天地间的阳气,在寒冷的冬天里,迸发在开花的梅花上头,你可以领略自然的奇妙和大爱。原来天地有着最大的慈悲,在最寒苦里,也要让梅花开放,代表自然的最真实的意愿,不是让世间毁灭,而是生生不息。
天地的大爱慈悲,不在风霜里,在梅花上,警示人们不要妥协,不要因为寒冷丧失意志。寒冷和冰雪只是四季运化的一种,梅花代表天地最慈悲柔软的爱,那是它最朴素最深邃的心。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太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 朝· 翁森四时读书乐 其四
在寒夜里读书,是需要意志和毅力的。
山风木落,河流水竭,山崖枯槁,这样的寒冷肃杀反而可以让自己心静。
在风雪的夜里就着墙壁的灯火看书,听见风雪厚厚落下来压在茅草棚上。
在室内用雪水煎茶,这样的清凉寒冷,正好读书。
此时读书的乐趣在哪里呢,在窗外还有临雪开放的梅花,那是天地浓缩成的最可贵的生机和活力,是用来告诉我,风雪是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
懂得了这层意思,也就不觉得寒冷,反而字字清刚,最深邃的道理自然会落到心间。
“枯株类铁汉,瘴疟不敢侵。
岁寒叶落尽,微见天地心。
阳和一点力,生意满故林。
至仁雨露泽,不觉沦肌深。” 南宋 · 蒲寿宬《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