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中东包括哪些国家_ 中东指的是哪些国家
木叔的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比较拿手的中东话题。
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是一件好事。作为采访报道中东近20年的媒体人,木叔一直强调,任何大国要在国际上发挥作用,必须要在中东外交上发力。
过去的英法是这样、美苏也是这样。如今的中国、印度、日本等国也是如此。所以考察一个大国是不是能称之为大国,有一个着眼点:看他们的中东政策和参与中东事务的深度和广度。
过去中国的中东外交基本是独善其身,和很多国家有交往,但没有深度介入当地局势。
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对中东的外交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比如本周内,就将有6位中东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扎堆来华访问。
他们分别来自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和土耳其以及伊朗。
其中沙特、巴林、阿曼和科威特都是海合会国家,他们都是外交大臣访华。而海合会是秘书长来华。土耳其也是外长访华。
伊朗则是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安访华。在访华之前,阿卜杜拉希安第一站现在海合会国家阿曼停留。
这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伊朗和海合会的盟主沙特关系一直不睦,但是最近双方关系开始解冻。阿曼则一直是外界和海合会的一个桥梁。此前以色列和海合会的国家没有建交的时候,时任总理的内塔尼亚胡就是访问阿曼来寻求支持。
如今阿曼在伊朗和沙特之间或许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特别是这些外长在本周内同时出现在中国,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外交接触或者进行外交上的互相传话?这就不清楚了,看相关国家如何来安排吧!
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中国的中东外交越来越灵活,同时也兼顾平衡,这是一个让木叔很高兴的迹象。
木叔认为,海合会和伊朗外长来华,有相同点:彼此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谈经济合作。
比如海合会外长集体访华两个原因:一是对去年王外长访问海合会5个国家的回访;二是中国和海合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接近尾声,双方要在经贸往来上谋划更密切地往来。
特别是海合会与伊朗一样,是全球能源主要出口地,他们肯定都要对华谈这个话题。
至于有网民言论认为他们集体访华是我们外交胜利,说明他们疏远美国。这就是无的放矢地分析。海合会还指望美国的安全保障呢,不会和中国讨论所谓“反美”话题的。
而伊朗外长来华的,除了以上相同点之外,则和这些阿拉伯人就有些微妙不同了。
伊朗外长去年8月上任后,和王外长通了好几次电话,这是他首次来华访问。
要讨论的当然是两国关系上方方面面的话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国签署的2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相关事务。这已经被伊朗外交部发言人1月9日确认。
这其实就被视为是中伊共同应对美国挑战的话题。
所以木叔才说,伊朗外长的访华是最有看点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
中国和伊朗的2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可不仅仅是经贸合作,还有重大的战略安排,比如能源合作、安全合作等。这些可能会更加深入到中国中东外交的深层,甚至触及到美国在中东布局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更关注阿拉伯人来华,不如多看看波斯人谈得怎么样。
【所有作品已受版权保护,严禁抄袭、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