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礼泉有啥好玩的景点
特色小镇的概念始于2014年,随后几年,特色小镇在全国层出不穷。陕西袁家村特色小镇闻名遐迩。5月1日长假四天,袁家村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70万游客。
眼看袁家村火了,十里八乡镇村也开始了袁家村的副本。据不完全统计,仅陕西省像袁家村这样的民俗小镇就有60个。他们能继续开火吗?
简单的模仿将特色小镇推入泥潭
陕西省礼泉县雁霞镇官亭村
陕西省礼泉县雁霞镇被列入省级文化民俗小镇名单。镇内有两个民俗村,一个是袁家村,一个是官亭村。两个村庄之间的距离只有1000米。
2016年5月1日,官厅民俗村盛大开园,作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的新代表,聚焦关中民俗文化和唐文化旅游。开幕当天非常热闹,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官厅民俗村开幕现场
然而,这三年来,即使是周末,燕霞镇官亭村的大部分店铺都关门歇业,非常冷清。《经济半小时》记者在景区内走了大半天,只有一家超市开着,之前营业的商户全都离开了。再往景区内走,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一块牌匾横躺在地上,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民俗村无人看管。礼泉县旅游局局长陈浩认为,后来的民俗村都模仿袁家村,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礼泉网红景点,同质化严重,盲目创造。
景区内散落的建筑垃圾
袁家村现已成为礼泉县民俗特色小镇建设的一面旗帜。袁家村年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一个酸奶合作社一年的营业额超过2000万,一个豆腐脑摊位一年可以卖几百万美元。每个购买股份的村民每年也可以获得分红。2018年,入股村民的利润率达到91%。比如,有的村民在一家粉丝合作社投资1万元,年末分红9100元。
袁家村
然而,模仿者的生意并不好。有的开放一段时间后就已经冷清,有的民俗村在开放前就已经关闭。
礼泉县东皇村东皇镇,2015年为迎客而建,如今可谓是一片荒凉。和官厅村一样,家家户户大门紧锁,两条小吃街空无一人,头顶的灯笼和招牌也破烂不堪。有一家小吃店,门还开着,但门周围有蜘蛛网,显然已经废弃很久了。推门进去,地上有一个大锅,酱汁和醋汁的瓶子横竖躺在地上。
破败的东皇镇
距离袁家村8.5公里的千山村民俗旅游景区乌江山的情况也十分相似。一进景区就可以看到“粉塘羊血”和“驴蹄面”的牌匾,还有两道“酸辣面”挨着。这些也是袁家村的网红小吃。再往前走,街上的小吃店,地上的水渠,和袁家村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大多数商店都关门了。
陕西省礼泉县乌江山
记者来到小镇后不久,一位自称是景区投资人的赵老板出现在记者面前,开始卖店。他介绍礼泉网红景点,他在乌江山投资了8000多万元,建成了现在的规模,目前正在出租。计划是运营两年内免租金,只需要交水电费,但仍然无法吸引企业。赵老板说,乌江山景区已经建成三、四年了,但一直没有正式开业。一开始招了四十多个商人,然后全都离开了。
乌江山招商彩页
陕西特色小镇层出不穷,却始终无法复制袁家村这样的民俗村落。
现在是周末,袁家村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家网红酸奶店,顾客络绎不绝。不到十分钟,酸奶就卖出了200瓶。
挤满游客的酸奶店
也是一个民俗村,在同一个小镇,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国家发改委城镇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认为,特色小镇的作用是促进区域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特色小镇需要有内在的活力. 如果违背特色小镇发展规律,冲上顶峰,就违背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本源和初衷。特色小镇建设也要科学合理规划,走上健康良性发展道路。
这是因为“白鹿平原”而红极一时
如今,这个总面积1200亩、投资3.5亿元的项目已经惨淡运营!
1990年代,陈中石的《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被拍成电视剧。白鹿园之名从此传遍全国。在当地,短短几年间,就诞生了三个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即白鹿原影视城、白鹿仓风景区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据陕西省蓝田县人民政府官网介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安市蓝田县滨河西路。级重点建设项目。文化村于2016年5月开业,三年后,景区内的商铺大门紧锁,空无一人。与2016年开园时的火爆场面相比,可谓冰与火。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曾经的热门场景
现在,村里一条条空荡荡的小吃街。没有民俗体验,也没有所谓的休闲度假综合文化旅游度假区。巨大的景区内连一个人影都没有,300多家店铺大多关门歇业。
网上对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体验的评价也有抱怨:地方不大,全是人工建造的景观。白鹿园的相关内容没看到,不过好像是在小吃村。景区不是酸奶,是粉汤羊血,或者是炸麻花和糯米粉,价格比较高。从游客的评论中可以看出,2017年下半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非常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