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罗甸县:小小百香果 致富大产业
当地村民在罗店县茅井镇百香果基地采摘百香果。
8月21日至22日,罗店百香果走进贵阳展在贵阳市行政中心广场举办贵州吾乡网红景点,2100余斤百香果销售一空。
“自援助以来,我们积极组织罗店精品水果等优质农产品进驻贵阳机构、学校等展销活动。通过产销精准对接,贵阳大市场将带动消费和脱贫攻坚,推动罗店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贵阳果树科技推广站副站长余江平说。
罗店县是贵阳市结对帮扶的贫困县之一。大市场带动脱贫攻坚只是贵阳助力罗店县的一方面。贵阳市正在积极践行省会责任,充分发挥省会优势,将产业扶贫作为帮扶重点,激活罗店产业“造血功能”助力罗店。迪安赢得了与贫困的斗争。
罗店县位于贵州南部红河之滨。雨热充沛,无霜期长。被誉为“天然温室”。它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是各种热带水果作物生长的“温床”。多年来,罗店积极发展火龙果、脐橙等水果产业。2016年试种的210亩百香果也取得了成功。
“罗店非常适合种植百香果,百香果的好处显而易见。水果可以在同一年种植。” 2019年8月,贵阳市委组织部派员11人赴罗店开展帮扶工作。于江平就是其中之一。罗店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主要负责果品产业发展。
于江平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优势和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资源优势,邀请了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组等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论证,发现罗店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适合种植百香果。
打造核心区,打造示范种植模式。余江平的目光,定格在了马山腹地深处的凤亭乡上。
凤亭乡是罗店县最偏远、落后的乡镇。曾是黔南州15个特困乡之一。2019年,黔南州所有乡镇全乡贫困发生率为40.38%。中高位居第二。乡内土地贫瘠,坡地多。无坝面积超过100亩。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率低下,人们纷纷外出务工。
从荒山中谋取利益。2019年10月,余江平通过对接引进优势资金,利用荒山荒坡,在仁兴村、焦屋村、凤亭乡等地建设3000亩百香果核心示范基地。
“这荒坡上能种百香果吗?” 种植之初,当地人充满了猜疑,但于江平却充满信心。在带领团队布局百香果产业的同时,他在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上积极思考。他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干部、县平台公司玉湖集团的技术骨干,长时间留在基地抢种。
苗木的质量决定了产出效益。今年1月,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百香果专家、县平台公司负责人于江平到广西桂林、福建龙岩、省从江、安龙考察百香果幼苗。3月27日至28日,为解决成本高的问题,他们前往广西南宁、广东东莞等地考察百香果货架新材料。通过综合论证,决心推广使用轻质、耐用、易安装的玻璃纤维管。这是省内首次应用,节省了30%以上的生产成本。
同时,于江平积极邀请省果专班百香果专家组等省内外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以科学种植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
种苗、浇水、扎苗每天120元,打孔索具每天200元……从基地种植百香果开始,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近打工的机会。“在家就可以赚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婴儿。” 仁兴村贫困户杨秀英从种苗开始就全程参与。工资定为每天120元。这不仅是在家工作,更是一种满足。她对自己的收入很满意。
如今,百香果已成为凤亭镇的主导产业,全镇种植面积7000多亩。
除了提供劳务收入,罗店还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善了利益联动机制。以贵州玉湖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例。目前贵州吾乡网红景点,公司种植百香果7000余亩,覆盖10个村集体合作社,其中6个贫困村。利益对接贫困户1506户4518人,实现就业。2. 6万人次,带动80余人稳定就业。
在示范带动下,罗店县百香果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3000余亩,增加到目前的14200余亩,其中300余亩连片种植面积10余亩;11家百香果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带动和培育。,产业覆盖村集体合作社153个,其中贫困村88个,受益贫困户2167户8251人。
罗店产的百香果个大、汁液丰富、甜度高、香气浓郁。据测算,单果平均单重60克以上,平均含糖量18%以上,品质优良。“今年,1.百香果已挂果42万亩,预计总产量1万吨,总产值1亿元。” 于江平说。
如今,罗店已成为全省百香果产业重点县,小百香果已成为罗店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产业。据于江平介绍,罗店县将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到2021年底,计划种植百香果3万余亩,覆盖带动6200户2.48万多人,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群众稳定。脱贫攻坚,持续增加收入。
范承琼,贵阳日报财经媒体记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