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陈花_ 花游女神陈晓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11 00:00:00

“妈!给你们带了点茄子!”谈话间,二女儿香莲骑车载着满兜的蔬菜前来。邻居说,二女儿平日里打些零工,生活也比较拮据,但是每次一有好东西总会想着给母亲和“奶奶”都来上一份。

“香莲来啦……”朱春凤老人咧开没几颗牙齿的嘴笑了。“她每天都念叨,今天香莲来了吗来了吗?盼着她来。”陈花女笑说。

如今,年近百岁的朱春凤老人,虽然满脸沟壑,但有神的双眼依旧透露着对生活的眷恋,我们都知道,这份眷恋正是她的家人们为她打造的幸福晚年。

也许在陈花女看来,这不过是一份微小的心意,但在她的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中华儿女孝老爱亲的这一传统美德正在身边生动实践,尽闪光芒。

5

在三门县花桥镇金山村,提起陈花女,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老太太自己也已经83岁了,老伴没得早,20年来一直悉心照顾婶婶,真的有副好心肠!”

陈花女的婶婶今年98岁高龄。20多年前,丈夫和叔叔相继离世后,陈花女便似对待亲生母亲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膝下没有子女的婶婶。

每天为婶婶煮饭洗衣、端茶送水;婶婶摔伤骨折,她便将床榻搬至一旁贴心陪护……她用孝心诠释了超越血缘的真情,不仅感动了老人和邻里,也感染着身边的子女和晚辈们。

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

金山村村口往里走没几步,就是陈花女家,简朴的民房前,一位手脚麻利的老婆婆正忙着“做手工”,而在一旁的藤椅上,一位看似更年长的婆婆正扭头注视着她。这样温馨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扬起嘴角。

这位“做手工”的老婆婆就是陈花女,而在藤椅上坐着的老人便是陈花女的婶婶朱春凤。若非事先知道二人是婶侄关系,眼前这温情一幕,定会令人将她们当作母女。

1

“你们好啊!来,坐下休息一会儿!”看见有客人前来,陈花女连忙放下手里的活,搬来凳子招呼道。获悉记者来意后,她害羞地摆了摆手,“我就是一个农民,不会讲话,没有什么好采访的,婶婶没儿没女,又把我老公当自己的亲儿子带大,照顾她是应该的。”

原来,朱春凤是陈花女丈夫的婶婶。陈花女的婆婆在她丈夫幼年时便已过世,上世纪40年代,她的公公也被抓走当壮丁,一去不返。而当时,陈花女的丈夫才不到10岁,是叔叔和婶婶将他拉扯长大。

▲朱春凤

“刚嫁到他们家的时候,就看到我丈夫把他们当作亲生父母一般对待,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把他们当作我的公婆。”陈花女回忆道。

2000年,陈花女和朱春凤相继经历丧夫之痛。“我还有儿子女儿,但是婶婶没了老伴,就只剩她一个人了。”陈花女说,婶婶是临海小芝人,70多年前嫁到本村以后,几乎与所有亲属失去了联系,多年来也一直没有生育,“我们就是她最亲的家人。”

从那以后,陈花女凡事都以婶婶为先,隔三差五踱步到隔壁看看:柴米油盐缺不缺?房间、厕所干净没?被子、大衣是不是该换洗。

寒来暑往,在陈花女的悉心照顾下,婶婶虽然年事已高,但除了腿脚不太便利、耳朵不大灵光以外,身体仍然硬朗,好几年没得过感冒,整个人也是干净清爽的样子。

一次意外,更贴心的陪伴

回忆起多年来的相处和照料,两年前夏天的那场意外,让陈花女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2019年7月的一个清晨,陈花女起床后便如往常一样去隔壁看望婶婶,但是刚到门口却发现,原本这个时间早已打开的前门此刻仍紧锁着。

陈花女一阵心慌,忙来到窗前朝里呼喊,只听到屋内隐约传出婶婶微弱的应答声。她连忙大声叫醒还在睡觉的儿子和儿媳妇,儿子一脚踹开上了锁的房门,大家接二连三地跑进屋内,只见老人侧身趴在床边的水泥地上不能动弹,一只手捂着大腿疼痛呻吟。

大家猜测,老人可能是年纪大了,起床时没有站稳摔断了腿。陈花女赶忙让儿子拨通120,怕导致二次骨折,她也不敢随意移动,便为婶婶拿来衣服盖上,还靠在婶婶身旁连连安抚。

救护车将老人送到了三门县人民医院,经诊断确定是大腿骨折,手术后仍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看着病床上打着石膏的婶婶,陈花女满是心疼,“我要留下来照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