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莲花味精集团_ 莲花集团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11 00:00:00

6年前,仅成立1个多月的天安科技便从莲花集团手中受让了莲花味精(600186)7826万股的股权,这一交易曾让业界一片哗然。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无论是天安科技的神秘交易,还是公司诸多股东中频现的莲花味精高层的身影,均表明这家企业与后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莲花味精一位内部人士则向记者透露,天安科技所掌控的股权,实质上并非属于公司股东,而是当时莲花集团为了偿还所欠大量工人的风险金,高管只是这些工人的代表,这也是通过非正常途径所采取的一种以股抵债的曲线形式。

注册资金疑团

根据莲花味精2006年6月1日披露的《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显示 , 天 安 科 技 注 册 号 为44,经营期限从2006年1月24日至2009年1月23日。项城市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显示,天安科技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1.25亿元,由股东于2006年1月24日前缴足,每位股东的出资额从3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

该会计师事务所经过验资确认,截至1月24日当天,天安科技的银行账户收到注册资金1.25亿元,由张国庆、高立栋、武明三位股东转入,转入资金分别为5000万元、3125万元和4375万元。

长城资产的代理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笔注册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颇为蹊跷。

明细显示,2006年1月16日开始,有账户频繁地往上述三位股东各自的同一银行账户汇入超过100万元的大额资金,随后这三人又很快将这些资金全数转入天安科技的银行账户。

银行出具的相关票据还显示,2006年1月26日,这1.25亿元的注册资本,被一次性汇入了莲花集团的账户,并变成了天安科技的应收账款。

“刚刚注册的天安科技除承接了莲花集团的债务外,和后者并无业务往来,如此迅速地将这笔资金转入莲花集团账户,表明这笔资金很可能原本就是莲花集团提供的,只是在天安科技注册的时候‘过了个桥’。这种操作方法的结果,让天安科技的多位股东在未出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就获得了公司1.25亿元的股权。”上述长城资产律师说。

天安中的莲花身影

资料显示,天安科技共有37名股东,其中时任法人代表的袁启发出资500万元,占4%的股份,李金海等9人每人出资400万元,共占28.8%的股份,剩下的62.7%的股份由武明等27人每人出资300万元至375万元不等获得。

而记者核对身份后发现,多位股东除了在天安科技的身份外,还在莲花味精及莲花集团身居要职。

莲花味精官方网站一篇刊发于2009年7月29日的新闻稿显示,天安科技董事长袁启发的参会身份为莲花味精副总经理,而股东武明则担任了副总经理、纪检书记两大职务,两人也均有莲花集团的任职经历。

资料还证实,股东潘守前2001年曾担任莲花味精副总经理,2006年莲花味精小麦淀粉事业线成立,潘守前就任小麦淀粉事业线总司理,随后还担任了莲花味精监事会监事;股东杨为斌则为莲花集团下属企业项城市热电公司的总经理。

对于这一现象,记者在莲花味精一位中层管理人员那里得到了答案。

“天安科技所掌握的莲花味精股权,是由莲花味精诸多工人的风险金等债务转化而来。”这位莲花味精内部人士表示,天安科技的股东,实际上是在替多位被莲花集团拖欠风险金等债务的工人掌握股权。之所以让多位高管参与控股,是为了“便于控制”。

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莲花集团向部分职工收取过20000元/人的风险金。2002年年初,莲花集团和莲花味精又再次向部分职工收取了最低5000元/人的风险金。

上述内部人士称:“2003年至2004年,由于诸多因素,整个莲花集团和莲花味精生产线几乎全部停产,工人要求发放工资并归还当初收取的风险金,但是公司当时根本就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