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动态
小孩不听话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听话,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三招
这两天,我被北大女生谈恋爱和精神控制震惊了。这给了芝麻酱一些启示:在目前国民焦虑的教育中,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什么水平,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却极其缺乏。
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灌输概念,不加解释,不加推理,不加逻辑,用“听话”或者“不听话”来评价你的孩子,这也是孩子往往不加思考就轻易接受某些观点的主要原因。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呢?芝麻酱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话题。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以为自己走的路比孩子过的桥多,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但大多数时候事与愿违。为什么?孩子是故意和父母作对吗?还是有其他不为父母所知的原因?芝麻酱采访了她身边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关于不听话的原因,这些孩子是这样说的:
父母对我要求太严格,我做不到。
父母伤害了我的自尊心。
父母对我不服气。
我当时心情不好。
我根本不相信我父母说的是真的。
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父母经常打人,我很反感。
我当时很烦躁,谁的话都不喜欢。
父母跟我说话态度不好,不尊重我。
参加的家长总是拿我和其他孩子比较。我讨厌这些词。
我经常被管教,所以要和父母打。
我父母总是骗我,我不听他们的。
爸爸太啰嗦,太烦人,我气的不听。
父母经常委屈我,他们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
爸爸总是喜欢带一堆人来家里喝酒,我很反感。
妈妈总是在出问题的时候拿我出气。
他们不听我的,我也不喜欢他们说的话。
感觉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照顾了。
我没有自己的时间。我越顺从,就越不自由。
看了这些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批评孩子不听话了吗?孩子的不听话,其实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不了解,不理解,不尊重。这是孩子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不听话!
不听话对孩子来说是坏事吗?
孩子不听话,大部分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对,而是孩子独立发展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孩子2岁左右,会经历物理断奶,切断与母亲身体的联系;但是心理还是和我父母(尤其是我妈)有联系的。我很依赖父母,很听话。
但孩子总要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也就是心理断奶。从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听话”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并不是坏事。如果父母一味干涉或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但同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严重伤害,独立性的发展可能会停滞。
孩子听话是好事吗?
在家里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在工作中听领导的.这样听话的人,听起来就是很难成大气候。实事求是地说,社会上那些优秀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主见,敢想,敢做,敢冒险!如果太听话,可能思维能力弱,有时候缺乏主见,做事不果断。大部分都很难有独立的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顺从不一定是好事。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怎么办?芝麻酱给你十个小技巧,试试吧~ ~
友好的态度:如果你用亲切友好的态度和正常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孩子更容易认真听你说话(没有人喜欢强硬的高八度音节)。
情绪激动时,暂停:如果孩子一时不能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你发生争执,你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我现在心情不好。以后再说做决定吧。”
告诉孩子怎么办,而不是马上惩罚他: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行为粗暴时,用友好的声音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怎么办,而不是马上惩罚他。
说出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不要拐弯抹角:比如,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刷牙之前,我要告诉你多少次?”而是对孩子说:“现在该刷牙了,一会儿妈妈会检查你的牙刷是否干净。”
跟孩子解释清楚,但不要直接威胁孩子的服从:跟孩子解释清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错在哪里,如何改进,但不要直接威胁孩子的服从。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不听话上:孩子的每一次不听话,都是教育和了解孩子的好时机。父母应该学会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
多鼓励孩子:通过语音鼓励孩子进步,让孩子有成就感。
灵活育儿: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孩子却问“我可以玩一会儿题目吗?”充满期待。如果有多余的时间,那就给孩子一些时间,尊重孩子的请求权。
杜绝武力威胁:出了事,不要总跟孩子说:“你再这样,就要挨打了!”“还记得我上次为什么打你吗?”.武力威胁只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越来越拒绝和你合作。
根据情况:当你发现孩子犯错时,不要总是用一张脸和一种讲道理的方式。孩子会觉得无聊。爸爸妈妈可以变一些花样,随机应变,尝试各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比如出现问题时,简单处理,然后通过讲故事、玩游戏、去动物园、参观博物馆、去郊游等方式,深入解释你想告诉他的道理。结合所见所闻。在冲突的时候,孩子往往不会轻易接受批评,但事后会耐心教导。
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一对一支招,教你破解孩子的“不听话”
不听话行为1:顶嘴
场景:4岁的儿子能说会道,你说他一句,他顶你十句,且振振有词。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我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一对一支招:这孩子说的话简直句句是真理呀,孩子的行为本质也没错,人家很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呀。这时爸妈应该思考,你们和孩子到底有没有就收拾玩具这件事达成过共识?如果没有,孩子反驳的时候,爸妈就不要吱声了。过后赶快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解决方案,之后就要按规矩办事咯。如果之前孩子已经认可玩完玩具就要收拾好,然后再干别的,那就要求孩子说到做到。
不听话行为2:摔门
场景:每次批评女儿,她都会在当面“砰”地把门重重关上。
一对一支招:孩子基本都是靠模仿学习的。如果孩子经常这样,那爸妈以及家里的其他成人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了。家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沟通,孩子也将很快学会并反馈给你。
不听话行为3:闹脾气
场景:儿子玩起游戏就没完没了,我说:“别老玩,眼睛会弄坏的”。他头也不回地说:“你真烦,烦死了”。如果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就会陷入纠缠不清的讨价还价之中,真是头大。
一对一支招:与孩子约定好玩游戏的时间,并用闹钟或计时器予以控制。严格执行,让孩子知道爸妈说到做到。
不听话行为4:不理人
场景:说好午睡起来去公园,可午睡时间到了,儿子还在玩,我们一遍遍催促他:“宝宝乖,赶紧上床,要不来不及去公园了。”可他就像聋子似的,毫无反应。
一对一支招:给孩子有限选择,“要么睡午觉,可以去公园;要么继续玩,不去公园”。同时,要根据孩子玩耍的内容来灵活决定,如果孩子在玩拼图,就差几块完成了,那应该允许孩子完成,毕竟,培养专注力也很重要哦。
不听话行为5:不停地要新玩具
场景:下班回家,儿子第一句话就问,“给我买玩具了没”。队友出差了,从外地打来电话,孩子抢过手机就叫,“爸爸,给我买玩具”。家里已经玩具成堆,可儿子还是不停地说要买。
一对一支招:孩子都有旺盛的探索欲,他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有没有新的玩法啦。如果爸妈购入太多声光电玩具,孩子掌握机关后就厌烦了。爸妈要多给孩子提供一些非结构性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动力沙、橡皮泥等,让孩子拼拼拆拆,玩出不同的花样。
不听话行为6:故意做坏事,还扮鬼脸
场景:吃饭前,让4岁女儿放全家人的筷子,她却故意将筷子丢到地上,我骂她,她还自得其乐地扮鬼脸。
一对一支招:孩子扔筷子,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愿做,二是想以此引起爸妈的注意。扮鬼脸,很可能是因为她之前这么做时成功地把爸妈逗乐了,所以想故技重施。
对孩子的鬼脸不予理睬,平静而坚决地要求她把筷子捡起来。若孩子坚决不捡,爸妈也不要坚持,自己处理好,饭桌上权当没发生这一幕。事后沟通,让她知道,生气时可以扔靠垫(不会摔坏);如果想要大家注意,可以用语言表达。平时要多关注孩子,不用总是忽略她。
不听话行为7:黏人撒娇
场景:女儿经常提出种种烦琐的要求并夸张地诉苦。如,说好上街要自己走,可到时她准会哭哭啼啼地说:“我脚痛,要妈妈抱”;睡前故事讲好该熄灯了,她又嚷嚷着叫我过去,一会儿说怕黑,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又哭叫:“我要妈妈陪呀”……
一对一支招:妈妈要主动亲近孩子,而不是孩子粘你的时候才予以满足。如果孩子必须黏人撒娇才能获得妈妈的关注,那她只会越来越黏人。主动多陪孩子,高质量陪伴,全身心关注,给足孩子安全感,自然就不会一直黏着你了。
不听话行为8:行为霸道
场景:在儿子眼里,玩具永远是别人的好。看到邻居家孩子玩什么,立刻追过去抢着要玩。别人骑木马,就把别人拽下来,自己骑上去。
一对一支招:若孩子2岁,这种行为属于正常,4岁值得关注,8岁就是霸道。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孩子自我中心的程度没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少,仍然停留在2岁的水平上,认为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
爸妈要给孩子温暖的关怀与理智之爱,要态度坚决、口气平和地制止抢夺行为,但不要训斥打骂。孩子哭,就让他哭一会儿。事后再就事论事讲道理。
育儿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没有灵丹妙药,但却有许多原则和技巧,那就是: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听话(你的话又未必都对,哈哈)~~全听爸妈的,人类怎么会有创新呢?是不~